close
2004年6月24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本屆立法院最後會期,券商盼了四年的權證稅法修正還是沒通過。努力奔走多年,還是爭不回一個公道,出身稅務人員的元大京華證券總經理張立秋,在「忍無可忍、毋須再忍」之下,昨天向外界喊冤,嗆聲道︰「券商不是不繳稅,只是要個公平正義!」
權證現行稅率,一直是券商心中的痛!現在權證稅率依券商所收「權利金」課二五%稅率,不計入券商為權證避險,在市場上執行「追高殺低」所需成本。若以賣蘋果為比喻,就好比一顆蘋果售價三十五元、成本三十元,但是用售價去課九元稅,賺來五元、還不夠付課稅九元。
或許有人問,為什麼賠錢的生意還要作?惟發展新金融商品,是券商擺脫靠行情吃飯的利器,更是潮流所趨,為先搶先贏先卡位,沒人想在權證市場缺席。
堅信不合理的稅率,總有一日得到平反,國內券商硬著頭皮發權證。券商要求修法,狀況外的立委,還頻頻將「圖利財團」的大帽,扣在財政部官員頭上,搞得官員顧不得業者心聲,只將權證修法一拖再拖。或者,反過來要業者放棄「溯及既往」。
但是待過證期會、作過稅務員的張立秋,硬頸地堅持,打自開始就不合理的稅率,沒理由硬逼券商吞悶虧。他挺直背脊,公開向賦稅署官員反問:「如果你賺二十五元、要繳三十五元稅,還得貸款去繳稅,那你繳不繳?」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