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6月24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罷權證 交易稅抗議
本屆立法院最後會期落幕,證券商殷殷期盼的權證稅法修正,在選後朝野抗爭中遭漠視,券商決定自力救濟,元大京華證券總經理張立秋透露,券商蘊釀「罷」發權證抗議,並將召開公聽會,請外界評評理!因權證避險專戶進出,每年金額多達三、四千億元,一旦權證停發,政府勢必短收交易稅,並衝擊市場成交量。
為了讓權證稅法修正過關,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這兩個月來積極奔走,盼望立院在最後會期修法通過,還給券商一個公平合理的稅率,否則拖到下屆新選立委,還得再向立委諸公從頭解釋何謂「權證」、及權證現行稅制的不合理。
不料,選後朝野忙於政治爭議,專業門檻高的權證修法能見度低,再遭到擱置。因過去年年有機會、年年都落空,怕權證稅修法遙遙無期,券商現決定自立救濟。將以自斷業務的激烈手法,要求政府給個公平合理的交待。
身兼公會理事的元京總經理張立秋,昨天率先發難,抨擊目前「賺十元、繳稅二十五元」的權證稅法,根本不符賦稅原則,並憤而透露,為了爭公道,券商公會下月的理監事會中,將提議「罷發權證」,透過自律公約,請全體會員下半年起停發認購(售)權證。
張立秋直言,權證稅法合理化,將能蓬勃券商權證業務,券商發行權證越多,貢獻稅收自然越多,但權證稅法修正遲不通過,無形中抑制券商新金融商品業務發展。若券商乾脆不碰這個賠錢生意,不發行權證,則政府連證券交易稅都會短收。
根據統計,今年上半年來,券商發行的權證即有二百檔,總發行金額高達一三九億元。證券商表示,目前自營商每天的買賣超,權證避險專戶已占大宗,粗估全年交易金額高達三、四千億,若權證停發,市場成交量將受衝擊。
國內券商發行認購(售)權證,依權利金課二五%所得稅率,卻未計入避險操作的成本與損失,為此券商積極推動修法。元富證券新金融商品部經理杜堽就表示,各券商發行權證平均獲利,約在一五至二五%左右,課現行稅率,獲利不但全遭侵蝕,甚且還會賠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