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年1月4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元大京華證券要作台灣的摩根史丹利 商銀執照很重要
元大京華證券昨(三)日借台大體育館辦尾牙,北中南四千五百名員工齊聚一堂,集團總裁馬志玲致詞時,喊出今年集團要賺一百億,二年內成為金控,以及元京證券要作華人摩根士丹利的願景,配合員工齊聲呼應,儼然成了一場誓師大會。馬志玲表示,將積極尋求體質佳,企業文化又合得來的金控合作對象。
去年元大京華證券大賺五十九億元,拉大和同業間的獲利差距,元大投信及元大建設分別又創下EPS四.九二元、及六元的佳績,總合元大京華集團去年稅前賺進八十億元。看好台北房地產市場持續加溫,新金融商品業務起飛,馬志玲昨天意氣風發地發下豪語,今年全年要賺進一百億元。
此外,馬志玲再重申對金控的態度,強調大型化是企業經營必然的道路,在二年內一定要完成金控,若合作對象的在券商經營專業、管理更好,主導權不一定要在元大手上,他說,「如果人家比我好,主導權全給他(合作金控)也行,這就是我馬志玲的個性。」
談到屬意的金控對象,馬志玲未點明特定目標,只說官股及民股銀行都可以考量,但擇偶條件主為財務體質佳及企業思想接近,且規模不能太小,否則合併起來沒有意義。
向金控邁進的過程中,元京證券執行副總林添富表示,拿到一張商業銀行的執照,將是元京證券的首要目標。
馬志玲指出,金控不是只把很多公司串起一起,掛上招牌就叫作金控,金控應是為了達成資源整合的目的。元大京華證券總經理張立秋表示,元京證券現已為金控做好準備,旗下子公司如期貨、投信及投顧,已作到平台共享、精良組織,金融商品交叉銷售方面,通路也已開賣保單。
目前元大在新加坡持有金英證券、在泰國也入主一家當地上市券商,是國內惟一一家券商有海外子公司在國際市場掛牌。另外,馬志玲也向全場的員工保證,元京證券會是兩岸「開通」後,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台資券商。眼見海外佈局日益成熟,他期許元京證券要作「華人的摩根士丹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