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1月4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在美國科技類股大漲的帶動下,壓抑許久的電子股昨(三)日演出強勢,不過,投信指出,在科技業仍有產能過剩的疑慮下,目前僅視電子股為跌深反彈,搶短可選擇本益比低、或法人手中仍有基本籌碼的個股佈局,主機板、TFT-LCD族群值得留意。
雖然委內瑞拉的罷工尚未平息,美伊戰爭的陰霾揮之不去,但因美國供應鍊管理協會公布的十二月份ISM指數出乎意料的反彈至五四.七,不僅站在景氣榮枯點上方,更遠優於市場預期,激勵年前縮手的法人重回市場,美股三大指數勁揚作收,尤以半導體類股的漲幅最大。
受美國科技類股大漲激勵,昨電子股有強勢演出,尤以股價修正最深的TFT-LCD、主機板族群表現最為亮麗,不過,投信表示,因電子股基本面有供過於求問題,PC產業前景仍不明朗,因此,只視電子股為跌深反彈,盤面亦只見搶短的資金介入,不見中、長線投資買盤,股價脫離底部還言之過早,但已化解破底的危機,進入反覆打底的階段。
寶來美台雙利基金經理人熊珮菁指出,以目前電子股占大盤成交比重不到五成,但市值比重達六成的情況,電子股的資金推升力道有限,股價恐怕不會有可長可久的表現,若投資人欲短線搶短,選擇本益比低、或是法人手中有基本部位的個股為主,例如友達、微星、力特等,如此下檔的風險較小,並且有穩固的籌碼作為支撐。
根據荷銀光華投信統計,目前有十三檔上市電子股、及二十六檔上櫃電子股本益比低於十倍,包括光寶、揚智、明基、敬鵬、宏碁,和上櫃軟體股智冠、橘子,以及建興電等。
保德信元富投信表示,雖然各界並不確定今年股市行情能否還有元月效應,但可以確定的是,電子股在元月份時的表現將會是各類股中較強勢的族群,按慣例來看,多數電子業的十二月營收都會較十一月營收下滑,而電子業去年十二月營收的下滑幅度比往年來得小,其中又以零組件的表現略為領先,從目前的接單狀況可以推估元月份的營收將較十二月份略佳。
- Jan 04 Sat 2003 17:05
電子股搶短 看本益低有法人籌碼支撐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