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5月16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
SARS疫情肆虐,市場憂心企業營運受衝擊,可能衍生新呆帳加重金融業負擔,但大華證券邱正雄指出,在政府提出五百億元紓困之後,國內企業損失應少於千億元,對金融業體質的負面影響有限。

開發入主大華證券已逾半年,談到角色調整,邱正雄指出,開發金走投資銀行路線,以服務機構法人為本,大華證券現主導承銷,和工銀創投的定位作分工。至於外傳開發及建華二金控合併底定,他則表示開發金的確需要商業銀行,補其通路及融資、外匯功能上的不足,但尚無和特定對象敲定合作。以下是記者的訪談紀要:

問:這次SARS疫情是否可能加重金融業呆帳負荷?

答:台灣SARS疫情看似蔓延,但不必過度恐慌,仔細觀察,之前遭居家隔離者,成為病例數的比例並不高。在經濟層面,SARS主要直接衝擊航運及旅遊業,對製造業的影響其實有限,甚至其他中南部、東部的服務業,因國人轉向國內旅遊,反而更為興盛。雖然台經院悲觀預估,台灣企業損失將逾一千五百億元,不過,這是還沒有計入政府五百億紓困方案的推估,在扣掉這部份之後,損失應不會超過千億元,不致加重金融業的負擔。

問:大華證券在開發金控中扮演什麼角色?二金控合併傳言是否屬實?

答:開發為直接投資的創投,而大華的債券及承銷能力則是有目共睹。二者的結合,走的是專為機構法人服務的投資銀行路線,期能以財務顧問的角色,打造客製化的金融商品。

商業銀行對開發來說,的確不可或缺,因商銀可在外匯、企業融資及保證上作支援。且商銀的分支機構比較多,是金融商品的重要通路。開發金控向來不諱言要補此不足,但説到已確定和特定對象合作,我還沒聽說。

問:對目前金融重建基金提列的金額,及整頓不良金融機構方式,有何建議?

答:以美國為例,在一九八八至九二年間,也是採用RTC方式,調整其金融機構的體質。之後幸運遇上景氣回升,至九五年終得到成功。但是台灣二次提出的金融重建基金預算差距過大,引起質疑。其實,搶救宜分先後,資產淨值已為負的金融機構,應由RTC介入,至於資本適足率不夠者,交由民間的AMC處理即可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lun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