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03年4月12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
國內投信望眼欲穿的保本基金,雖名為「保本」,但由於非百分之百無風險,引起證期會高層有「名不符實」的疑慮,因此,為求證期會能放行保本基金,目前投信業者已研商將保本基金,改名為「保證基金」。

銀行連動式債券賣翻天的同時,投信只能眼看商機流失,苦候主管機關放行保本基金。保本基金因涉及海外衍生性商品投資,本金部分則投資國內債券或定存,因此放行過程中,證期會除須和金融商會商,還得行文中央銀行同意,因此,保本基金的放行過程可説一波三折。

早在今年年初證期會則已行文央行,當時因央行已擬具核准公文,因此,當時投信業界即傳出,保本基金有機會在農曆年前放行的消息,但根據了解,直至二月底,證期會才又收到央行回文,證期會則在三月上旬要求投信投顧公會,就信託範本的細節再作釐清,因此,有投信業者即研判,保本型基金過關恐怕還有得等。

但當時有相關人士指出,投信須再行研議的細節問題,應無礙保本型基金的放行時程,由於公文已上簽程,「依往例」最快在三月底、最慢四月初保本基金應有機會過關。

惟三月上旬證期會高層曾有一波人事調整,直至四月初,證期會主委丁克華透露,「還沒看到保本型基金公文。」根據了解,係由於有證期會高層,質疑「保本型基金」的名稱恐有誤導投資人的嫌疑。因保本型基金在設計上,可約定一定成數的本金及本金孳息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,這部分積極投資並非全無風險,引起證期會主管憂心,保本之名,可能降低投資人的風險意識。

因此,上週五投信投顧公會再就保本型基金細節研擬,替代名詞成了主要議題。為求能順利過關,投信業者透露,保本基金可能改名「保證基金」,並暫定本週將以此新名稱回覆主管機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luniya 的頭像
    luluniya

    拜金女王的理財新思路

    lulun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