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9月11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
元大、威京兩集團鬥爭牽扯到第一金釋股案,外界看雙方你來我往,焦點全擺在元大京華證券,忘了京華山一才是最初的主角。但京華山一證券何去何從,才是主導這齣沈、馬大戰結局的關鍵。

到底京華山一證券有何魅力,讓小沈死都不肯放手,但元大拼著違約也要解散?說穿了,都是為了中國市場。肇因大陸已開放外資申請合(陸)資經營券商,元大如果不能拿下京華山一,就必須撇清關係,免得反過頭來被占掉申請名額。

不少台資券商在香港設分公司,駐點意義其實大過實質圖利,但當年威京趁香港金融風暴期間,自日本人手中買下了山一證券,卻已雄心勃勃,意圖在兩岸三地搶出一片天。小沈敢衝敢砸錢的行事風格,很快提升了京華山一的知名度,且是最早取得B股承銷執照的台資券商。

大陸市場潛力無窮人人知道,京華山一耕耘多時,總算等到這二年中國開放外資成立合資(陸資)券商,在這個臨門一腳,差一步收成在望的節骨眼上,威京小沈當然說什麼也不會放棄。

大陸官方開放外資,卻同樣逼急了元大京華證券。對元大總裁馬志玲來說,受限沈馬協議,不能插手的京華山一證券,但留著京華山一大股東的身份,不僅對元京證券的拓展中國市場沒有助益,反而還落得在中國證監會那兒處處吃鱉,之前元大幾次申請設立大陸辦事處,屢屢遭到官方質疑,「你們不是已經有京華山一證券?」

因此,對元大最有利的方式在於,拿下既有基礎的京華山一證券,作為進軍大陸的墊腳石,否則,就必須搬開這塊中國市場之路的絆腳石。中國官方規定,合資券商成立滿三年後,外資可將持股自現行的三三%,提高至六成以上,所以元大如果不趕快起步,大陸怖局會大幅落後其他券商,時間已相當緊迫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lun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