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03年1月9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
繼組合型基金開放之後,中央銀行現已擬妥開放保本型基金的公文草案,農曆年前可望放行,因去年銀行保本型商品大賣逾四十億元,各投信多已開始著手規畫產品。另外,貨幣基金開放進入最後的協商階段,加上指數基金(ETF)發行權亦將於農曆年前決定,今年第一季投信商品呈現多元化樣貌,可望掀起一波基金搶錢的募集熱潮。

投信投顧公會去年大力推動組合型基金、貨幣基金、及保本型基金三案,其中,組合型基金已在去年年底放行,怡富及元大投信已率先送件申請組合型基金,募集上限分別是一百億和八十億元。元大投信表示,組合型基金主要訴求散戶投資人,市場潛力約在三百億元至六百億元之間。

但組合型基金放行的同時,國內信託業的集合管理運用帳戶亦已鳴槍起跑。雖然集合管理帳戶能投資標的較廣,不限於基金,但已有銀行打算推出鎖定基金為投資標的,推出同樣訴求為基金組合的標的。

組合型基金及集合管理帳戶的對壘,將成投信和銀行在市場上正面交鋒的首場遭遇戰。緊接著,保本型商品將掀起另一波搶錢大戰的高潮。

金融界估計,二○○二年銀行大賣保本型商品超過四十億美元,眼看銀行撈過界大發利市,投信業積極推動保本型基金的放行。現證期會表示,因保本型基金涉及海外投資,已行文中央銀行,正待其回文,而據了解,央行已擬妥開放保本型基金的公文草案。但由於保本型基金訴求保證還本,跟現行法令規定投信公司不可保證基金獲利的條文抵觸,因此,證期會必須修法報請財政部核准。惟有官員透露,保本型基金應可望在農曆年前開放。

盼了大半年的保本型基金,終於有了開放的眉目,投信無不積極籌畫商品推出。雖然台股元月回春,投資人對股市看法轉趨正面,讓業者不敢確定保本型商品的市場是否能有去年盛況,但去年股市開高走低,今年難保不會有同樣的情形,為免錯失商機,包括荷銀、怡富、國際、寶來投信,產品都已打好藍圖,只待開放的一聲令下,即伺機推出保本型基金,銀行、投信業之間的第二波搶錢大戰已蓄勢待發。

在貨幣基金方面,雖然投信投顧業、信託業二公會針對投信能否承作的議題,你來我往互不相讓。但實際上國內投信對推出貨幣基金的產品,反應卻不如保本型基金熱衷。投信業者表示,跟貨幣基金相比,目前債券基金的投資標的靈活、收益率較高,除非之後債券基金設限不准投資債券以外標的,否則以國人偏好報酬率高的商品、甚過安全性商品的前提下,債券基金仍將是投信主打的固定收益商品。

在組合型、保本型、貨幣型基金陸續開放之下,加上「台灣五○」指數基金的發行權,亦可望於農曆年前定案,寶來投信已喊出規模千億元的目標,今年第一季開春,投信的金融商品將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luniya 的頭像
    luluniya

    拜金女王的理財新思路

    lulun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