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12月21日揭載於工商時報
外資長假效應籠罩十二月盤面,市場上動能缺乏,台股近期表現有氣無力,在目前保守的氣氛下,元月效應能否如期演出,格外受到市場期待,不乏政策作多的金融股尤其是喊進標的。但由於明年總統大選,樂觀中也有保守看待的雜音傳出。據統計,最近三年元月行情特別顯著,八十五年、八十九年逢總統大選,則出現漲跌互見情形。
投信法人表示,台股自十一月來即深受外資賣超壓抑,近日投信遭主管機關例行檢查,又使本土法人資金不敢輕舉妄動,加上今年集團作帳提前在第四季季初就已先行發動,市場上缺乏新鮮的利多題材,使原本就量能不繼的台股,在上周遭「煞」後,再加速洗清向下尋求支撐。
台股因人氣退潮沉悶快二個月,隨耶誕鈴聲將近,市場對明年元月效應的期待日益加溫。根據荷銀投信統計,最近十年來,台股於元月上漲的機率只五成,一次持平表現,機率不如外界想像的高。
但最近四年,卻是年年有元月行情,而且每年開春都可見到外資單月一兩百億元的買超,尤其九○年當年,經歷九一一事件後,外資單月大買七百多億,推升指數上漲二五%為最多,也令市場記憶深刻,自此對元月效應的期待,也在這兩年成為慣性。
在市場期盼聲中,有投信法人提出較保守的看法,指外資今年已大買逾五千億元台股,後市還有多少追價力道令人質疑,此外,明年總統大選的不確定因素和以往不同,目前朝野政黨角力加劇,牽動兩岸關係的敏感神經,美國態度也轉趨強硬,元月效應或許該保守看待。以八十五年總統大選為例,前總統李登輝的政論曾引起兩岸緊張,當年元月外資買超五十五億,但當年指數下跌七%。現階段的政治情勢,和八十五年較為相似。
不過,也有法人表示,景氣復甦的軌道不遍,外資在今年年底結帳後,勢必仍將重新進場佈局,此外,今年政府基金上檔調節持股近二千億元,應有充足的銀彈拉抬選前行情,因此,預期明年開春,台股上漲機會較大,基本面改善、又有政策作多誘因的金融股,應為首選投資標的。而不管元月行情看法樂觀還是保守,投信普遍看明年全年行情長多,現值台股壓縮階段介入,中長線風險都不大。
- Dec 21 Sat 2002 22:49
元月行情樂觀中透雜音 選前兩岸、美國三邊政治力激盪 外資買不買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